資料來源:大陸設計師 劉振東 http://www.tomyidea.com/about.htm
2008年4月22日 in blog
這是給公司新同事交流時用一些話,打字不容易,就貼上來:
網頁設計師的基本素養:
1、熟練操作工具軟體:
現在通用的網頁製作工具有DW、FW、PS、AI、FL等,其中,DW和PS是基本專案,要用的爛熟於心,其他的這些軟體都要能懂得使用,很多時候只會DW而不會FL會給你造成很多麻煩。
做到能瞭解常用軟體功能的70%,能同時操作中文版和英文版。
多留意一些工具型的軟體或插件,比如做圖示的Axialis IconWorkshop,測試進程的Httpwatch等等,這些小工具對設計師的工作大有裨益。要用相關的軟體,形成自己的工作流程。
2、基本的美學修養:
從大家對網頁設計師的一個常用的誤稱“美工”上,可以看出開發、產品人員對設計師的一種期待,所以設計師之所以稱“設計師”,就應能常人所不能,創造而不是仿製美的視覺結果。
這要求大家有基本的美術知識,比如色彩情感、色彩功能的掌握,懂得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樣的色彩手段。
設計師要配合功能,對產品的外型進行不斷地推敲,最終產品的塑造,應該比通常期待的程度,高那麼一點點,如果別人要什麼你就按要求給他口中的那個東西,呵呵,恭喜你淪為真正的“美工”。
設計師因該始終關注產品需求的最終目的,完美呈現產品的本來面目。宜家的產品都是大批量的生產,然而在很多白領心目中,它們卻是“特別的”,為什麼呢?
網頁設計的技術方向
1、DIV+CSS?
DIV+CSS雖然不是網站重構的全部意義,但卻是其重要的承載,把內容(html)和修飾(css)分開,大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網站維護工作,並使內容下載的更快。僅僅從代碼的結構上,DIV+CSS也比table更容易理解和調試,更不用說與DOM程式設計精密結合了。
2、正確的使用標籤產生正確的語義
DW給我們的並不一定是符合Web標準的,雖然ADOBE是W3C的成員。這造成DW工作後,我們往往還要深入代碼,進行CSS縮寫、代碼重構、JS添加等煩人卻又無奈的工作。
那麼我們能一開始就按WEB標準來工作嗎?當然是可以的—雖然有點麻煩。
(1.)我們理解事物方式的轉變
按元素的重要程度,把它們分類,然後用相關標籤進行組織和嵌套。
比如頂部的廣告圖片有主要廣告內容,那麼我們就把<h1>這個標籤分給它,而不是非要把<h1>給字體,再如若發現內容中好幾項同時並列,那就自然理解為這樣:
<ul>
<li>並列內容</li>
<li>並列內容</li>
<li>並列內容</li>
</ul>
大膽標示它們,管他是MENU還是text list.
《超越CSS》裏,作者甚至把跑道上的運動員們這樣表示:
<ol>
<li>運動員A</li>
<li>運動員B</li>
<li>運動員C</li>
… …
</ol>
(2.)裸奔
抽掉CSS,讓我們裸奔吧。有句名言:”只有在退潮時,才能知道誰沒有穿褲子”
同樣的方式我們用來檢查我們代碼的可用性、內容的主次程度。
總之,由於軟體的局限性,我們要習慣跳開DW去理解內容和代碼在真實環境裏的狀態,用以完美呈現我們的作品。
3、對DW的期待
隨著技術的進步,我相信DW會學會自動區分和完善代碼,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,網頁也會更加Flash化,用句時髦的說法就是AjaAX化,甚至於最後3D智慧化,不過,天知道那時還會冒出什麼勞什子BUG讓我們不斷優化。
怎樣才能不斷進步?
(1.) 跳出工作看世界
繁重的工作有時會阻礙個人能力的進步,這是真實的,雖然WEB世界裏群星璀璨。
跳出工作看世界,擺脫那種”身在江湖”的枷鎖,用一種完全“無知”的心理去看待和學習所有的知識,觀察最美的、最酷的設計作品,使自己始終處在被優秀作品環繞、陶冶的狀態。
(2.)保持對新技術、新視覺、新時尚的敏感性
存在即有理,哪怕像DHTML那樣稍縱即逝的“技術”。保持對優秀網站、卓越品牌網站的定期流覽,善於從優秀網站裏移植其精華、總結其原理,並用於工作。
(3.)自我超越
廢話就不說了。